新型灵长类动物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建立及初步成模机理研 | |
胡新天 | |
2015 | |
会议名称 | 第六届亚太神经科学联合会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 |
会议日期 | 2015-09-20 |
会议地点 | 中国浙江桐乡 |
出版者 |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 |
其他摘要 | 由于非人灵长类动物在进化、脑结构与功能等方面与人类高度近似,因此被作为人类的"替身"和"活的精密仪器",是人类许多疾病唯一或最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老年痴呆(AD)和帕金森氏病(PD)位列第一和第二。目前,在AD和PD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探索已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然而,由于相关基础研究尚无关键性突破,临床治疗始终缺乏有效手段。即便是对了解最清楚的帕金森氏病的治疗也存在着副作用大, 更多还原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z.ac.cn/handle/152453/11225 |
专题 | 科研部门_动物模型与人类重大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科研部门_神经系统编码(胡新天)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脑卓越中心,中国科学院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胡新天. 新型灵长类动物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建立及初步成模机理研[C]:中国神经科学学会,201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B2017050308.pdf(386KB) | 会议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胡新天]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胡新天]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胡新天]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