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眉长尾山雀与银脸长尾山雀种间基因渐渗研究 | |
王文娟1,2; 戴传银3; 李寿先1; 杨晓君6![]() | |
2013 | |
会议名称 |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日期 | 2013-11-08 |
会议地点 | 中国浙江杭州 |
出版者 |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其他摘要 | 已有研究表明黑眉长尾山雀和银脸长尾山雀(Aegithalos bonvaloti&A.fuliginosus)的种间线粒体遗传距离很小,甚至小于一些长尾山雀的种内遗传距离。通常情况下,造成种间遗传距离偏小的原因包括不完全的谱系分化和基因渐渗。区分两者较为困难,因为它们能产生相似的遗传信号。本研究结合多遗传标记和IM(isolation-with-migration)溯祖模型,探讨导致两种长尾 更多还原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z.ac.cn/handle/152453/11281 |
专题 | 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部门_鸟类学(杨晓君) |
作者单位 | 1.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流域生态学研究所 3.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4.Swedish Species Information Centre,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E-75007 Uppsala,Sweden 5.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7.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文娟,戴传银,李寿先,等. 黑眉长尾山雀与银脸长尾山雀种间基因渐渗研究[C]: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13.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B2017050406.pdf(89KB) | 会议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文娟]的文章 |
[戴传银]的文章 |
[李寿先]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文娟]的文章 |
[戴传银]的文章 |
[李寿先]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文娟]的文章 |
[戴传银]的文章 |
[李寿先]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