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6个微卫星座位研究BMY牛和婆罗门牛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
亐开兴1,2; 朱芳贤1; 杨国荣1; 袁希平1; 文际坤1; 张亚平*2; 吴桂生2; 聂龙2; 金显栋1; zhangyp@public.km.yn.cn
2006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
会议日期2006-10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出版者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其他摘要对6个牛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变异及多态性分析,以期了解BNY牛和婆罗门牛的群体遗传结构与育成情况。6 个微卫星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在0.524-0.752间,BMY牛、婆罗门牛两个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值接近,分别为0.7376和0.7396,0.6412和0.6537,进入横交固定第二世代的BNY牛期望杂合度值较高,这与我们的育种进展相符。红安格斯牛的期望杂合度较低(0.4609)接近日本和 
关键词Bmy牛 婆罗门牛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z.ac.cn/handle/152453/11354
专题科研部门_分子进化与基因组多样性(张亚平)
管理、支撑部门_信息网络中心
通讯作者zhangyp@public.km.yn.cn
作者单位1.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
2.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畜禽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单位昆明动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亐开兴,朱芳贤,杨国荣,等. 用6个微卫星座位研究BMY牛和婆罗门牛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2017050930.pdf(1150KB)会议论文 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亐开兴]的文章
[朱芳贤]的文章
[杨国荣]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亐开兴]的文章
[朱芳贤]的文章
[杨国荣]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亐开兴]的文章
[朱芳贤]的文章
[杨国荣]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