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Z OpenIR  > 其他
利用高分辨BAC定位探讨麂类动物核型进化及染色体串联融合的机制
黄玲1,2; 迟建祥1; 杨凤堂1
2003
会议名称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
会议日期2003-10
会议地点中国海口
出版者中国遗传学会
其他摘要麂属动物的核型在较短的分化时间内(仅数百万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的种染色体数目差异极大,是研究哺乳动物核型进化及其在物种分化中的作用的好材料。早在1975年美籍华裔细胞遗传学家徐道党先生就推测:赤麂的2n=6核型可能由一个与现生小麂的2n=46相似的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染色体串联融合进化而来。1980年,已故科学院院士施立明先生通过对赤麂、小麂及其杂种F1的G带比较分析首次为该假说提供了 
关键词黑麂 贡山麂 费氏麂 串联融合假说 Bac文库 荧光原位杂交 Bac图谱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z.ac.cn/handle/152453/11398
专题其他
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第一作者单位昆明动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玲,迟建祥,杨凤堂. 利用高分辨BAC定位探讨麂类动物核型进化及染色体串联融合的机制[C]:中国遗传学会,200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2017051103.pdf(799KB)会议论文 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玲]的文章
[迟建祥]的文章
[杨凤堂]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玲]的文章
[迟建祥]的文章
[杨凤堂]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玲]的文章
[迟建祥]的文章
[杨凤堂]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