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CAS
萤火虫的“闪光点” | |
梁醒财; 侯清柏 | |
2008 | |
发表期刊 | 自然与科技
![]() |
期号 | 6页码:52-55 |
合作性质 | 其它 |
摘要 |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下村修、马丁·查尔菲,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reer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方面的杰出贡献。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在紫外光下能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以标识不同的细胞和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就像标签一样,帮助研究人员辨认出先前肉眼无法看到的生命现象或疾病过程,比如脑神经细胞的发展或癌症细胞扩散,也可以跟踪发育过程中各种不同细胞的命运。事实上,有一种称为荧光素酶的催化蛋白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种酶最早发现于渺小的萤火虫体内。不仅如此,萤火虫在生态旅游、环境指示等方面也给生活在后工业时代的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让我们一睹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 |
关键词 | 萤火虫荧光素酶 绿色荧光蛋白 荧光素酶基因 诺贝尔化学奖 |
收录类别 | 其他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z.ac.cn/handle/152453/10273 |
专题 | 其他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昆明动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梁醒财,侯清柏. 萤火虫的“闪光点”[J]. 自然与科技,2008(6):52-55. |
APA | 梁醒财,&侯清柏.(2008).萤火虫的“闪光点”.自然与科技(6),52-55. |
MLA | 梁醒财,et al."萤火虫的“闪光点”".自然与科技 .6(2008):52-5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20160701103.pdf(1487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梁醒财]的文章 |
[侯清柏]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梁醒财]的文章 |
[侯清柏]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梁醒财]的文章 |
[侯清柏]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